原标题:泰山石膏 变废为宝

近日,我们来到泰山石膏(忻州)有限公司。一进生产车间,就看见全自动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,一张张石膏板依次有序“出场”。而生产这些石膏板的原材料,居然是脱硫石膏废渣。
泰山石膏(忻州)有限公司是怎样变废为宝的呢?
“废渣不废,而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。”这是泰山石膏有限公司一直以来遵循的理念。该公司是全球著名的纸面石膏板生产企业,公司拥有56家子(分)公司,分布于山东、山西、江苏等23个省(自治区)。自1999年开始,公司坚持不懈地对工业废渣进行专题研究和工业化试验,成功开发出了100%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新工艺,与燃煤发电厂、化肥厂结成了产业链,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关工厂的污染问题,推动中国纸面石膏板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。
泰山石膏(忻州)有限公司年产35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及装饰石膏板、龙骨配套项目落户忻府区后,于去年9月进入试产阶段,为当地提供了140余个就业岗位。忻州公司2020年全年共生产纸面石膏板1098万平方米,销售纸面石膏板710万平方米,实现销售收入2390余万元。预计今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.5亿元,利税2500万元。
“我们公司最大的创新亮点,就是100%消化、利用当地脱硫石膏废渣生产绿色产品,服务于当地及京津冀经济建设。”车间主任赵俊旺向我们介绍。
赵俊旺说,公司每年利用石膏废渣30余万吨,可节省因堆放占用土地80余亩。这些废渣来源于太原二电、榆次电厂、忻州广宇电厂。生产线的投入运营,既解决了周边电厂工业废渣污染环境的问题,又生产出了绿色环保建材产品,实现了“资源—产品—再生资源”的良性循环。
泰山公司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有益探索,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和范例。而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对质量的追求,更是公司独步业内的利器。
“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中控室,大屏幕上显示的是设定的一些工艺控制参数。刚才我的操作就是针对产品的干燥环节对工艺参数进行监督检测,以保证产品的生产稳定。”质检主任李宗柱指着满是数据的显示屏对我们说,“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国家标准对板材进行批次取样,对产品的外观质量以及板材的强度硬度进行检测。”
泰山石膏(忻州)有限公司沿用了母公司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工艺,在不断完善检测手段的同时,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,对每一批出厂产品都要进行检测,确保出厂的每一车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。作为石膏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,“泰山”牌系列石膏板赢得了 “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产品”“中国绿色建材名优品牌”“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信得过推荐产品”,被国家建设部指定为“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选用部品与产品”,“泰山”牌纸面石膏板被评为“中国名牌产品”,“泰山”牌商标被认定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。
赵俊旺说:“今年初,公司又新上一条年生产1万吨轻钢龙骨的生产线。这种龙骨抗腐蚀、易施工、抗变形、易操作,镀锌量高于国家标准。”目前,泰山石膏(忻州)有限公司的产品已有石膏板、装饰板、龙骨、护面纸等6大类50余个品种,完全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做好资源综合利用,在扩大规模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下大功夫。借助太原和忻州协同联动发展,更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,为忻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泰山力量。”区域总经理李静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
本报记者 郭剑峰 通讯员 张 媛